國際泰豐(873)由改名說起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3/01/873.html
發表時間:2014年12月9日 | 評論 (0)
| 全文
床品股國際泰豐(873)於上月尾建議更改公司名稱為「中國泰豐床品」,以反映公司之業務性質,及建立全新企業形象及身份。
作為小股東,筆者認同改名行動,因為改名之後,投資者可清楚知道公司的主力產品就是床品,而且公司的市場就在中國。須知道,上市公司之中,有一家叫泰豐國際(724),屬概念股一家,股民不知就裡,對國際泰豐(873)有所誤會就不好了。
查實,國際泰豐在2010年上市之前之後,曾有幾宗負面新聞,可能是影響公司股價長期低迷的原因。
負面新聞影響股價
翻查資料,國際泰豐在2009年尾曾計劃上市,並委任里昂為保薦人,不過最終卻要擱置大計。可是,幾個月之後,於10年5月的大市低潮時,公司卻又捲土重來,改以聯昌打頭陣,又願以較低估值和集資額再次招股。較為失色的是,是次IPO之國際配售2.52億股,差一點才足額。結果是掛牌首日,股價潛水19%!
成功上市之後,網上又有傳聞,指公司旗下附屬之擁有權出現問題,公司在11年3月已否認此說法。較令筆者不安的,則是網上討論中有指公司的國內銷售金額可能並不真實;相信在這個疑慮未解決之前,公司不易被投資者視為持貨對象。
無論如何,公司上市二年半以來,業績是理想的。現將本欄2012年9月3日 文章《國際泰豐(873)在增長中取消派中期息》重新整理,供各位參考:
二年半業績未有走樣
國際泰豐的業務是產銷棉紗及製銷床品。所謂床品,是指床鋪、床罩、枕套、床單及被袋,自家品牌是「泰豐」,主攻中國的中端床品市場,2011年開發了「泰豐康秀」和「愛迪卡」兩個品牌,分別用於網絡銷售的中端產品、及超市和大賣場的中低端產品。
公司於2010年6月來港上市,發售價每股2.06元。上市當年純利增加68%至4.17億元人民幣,2011年純利增至4.4億元,增幅放緩至6%,原因是稅務優惠已於2010年完結。
2012年上半年,營業額增加13%至12.2億元人民幣,毛利增加18%至4.9億元,毛利率提升1.5個百分點至40.1%;純利增加12%至2.54億元,每股盈利增加12%至25.4分,不派中期息,11年度派9.1分。
公司表示,家紡行業持續受到四大增長因素的推動,當前國內婚慶和兒童用品市場的迅速發展、樓市的繼續興盛、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、及酒店旅遊業的繁榮發展,都帶動了市場對優質床品,乃至較高支數棉紗的旺盛需求。
兩大業務分部之中,製銷床品之營業額增加23%至7.05億元,佔總營業額之58%,溢利增加19%至3.3億元,佔總額之82%。集團以製銷品牌床品為主,貼牌產品所佔比重越來越低,整體而言,此分部之毛利率高達57.7%。
製銷棉紗之營業額微增1.5%至5.1億元,佔總營業額之42%,溢利減少7%至7200萬元,佔總額之18%。集團之產品以細支及高支紗為主,受市道影響,溢利減少,分部之毛利率則為16.2%。
公司努力擴展床品之分銷網絡,於半年結日,分銷專賣店和專櫃數目大幅增至超過900家,覆蓋29個省市,其中直營專賣店和專櫃增加119家至637家,銷商經營的專賣店和專櫃增加85家至269家。公司之產品代言人是香港藝人陳慧琳。
於半年結日,持有現金增加至11.5億元,負債比率(以年內債項總額除以年內權益)下降至9.9%。其他數據之中,存貨減少至8700萬元,存貨週轉日由35日下降至25日,應收帳增加11%至7.1億元,整體情況屬於良好。
國內經濟增長放緩,公司盈利取得增長,本屬好事,惟公司決定保留適當之資金水平,以便充分掌握日後之業務發展機會,所以取消派發中期股息。
估值:偏低
筆者一直認為,泰豐的最大賣點是擁有自家品牌的床品業務。今次改名,突出了內需良好床品業務,期望可為公司帶來新面貌。昨日股價收報2.39元,往績市盈率4.5倍,息率9.2%,起碼是炒落後的對象。
溫馨提示
筆者持有上述股票,惟亦可能隨時沽售,不會事前發出知會。各位跟進前務必自行作出研究,亦宜按個人需要訂出止蝕策略。
(本文將在Quamnet 刊登)
三位投資者的年結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3/01/blog-post.html
發表時間:2014年12月9日 | 評論 (0)
| 全文
2012年首三季成績理想的赫伯特
2012剛過去,大家一同總結一下成績,2012年恆指升23%,而我的投資同期有相約升幅。
回顧最後一季,我錯過了恒指升幅,錯留在公用股及一些弱勢股上,使之前跑贏了恒指的部份優勢消耗掉,終於在年尾時,才將令人失望的中電轉到恒生H股ETF(2828)去。
大體上,我的投資策略仍然主要是在‘’盈富基金 或指數ETF‘’及公用股之間轉換而不會因市況高低而離場,另外亦繼續持有長江生命科技、匯豐、匯賢、錦江灑店及雨潤 (雨潤是唯一及最大的虧損)。
冰凍之手
2012年是大價股的天下,幸而第四季二線股發力,我的主要組合全年回升22%,大致收復了2011年的失地。
4Q內房股急升,可惜我有一個心結,就是年尾大市會大跌,所以過早沽出持貨。之後,大市屢創新高,我惟有重新部署,再戰江湖。
展望今年首季,將是二線股的天下。我現時持有30隻股票,比較分散,優點是部份解決冷門股成交疏落的問題--因為我是冰凍之手,性格一時難以改變。
全職投資者B君
上年全靠年尾發力,特別是內險、內銀及資源股,整體錄得~20%的利潤,可惜的是因很多股份升幅過急,大部分已分段套利或過早全套!
今年仍然看重中資股,特別是內銀股,貪佢派息高!
一化控股(2121):可以一博的半新股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3/01/2121.html
發表時間:2014年12月9日 | 評論 (0)
| 全文
一化控股(2121)在國內生產化學品,主要產品有漂白消毒化學品(包括氯酸鈉和雙氧水)、及ADC發泡劑等。這些產品被廣泛應用於製漿造紙漂白、紡織原料及織物漂白、食水及廢水處理、電鍍清洗、醫用消毒、橡膠、塑料樹脂製造及建築材料生產。
集團每年營業額雖不算很大,不過據上市時的資料顯示,按收益及銷量計算,集團為2010年中國第二大氯酸鈉生產商、第三大ADC發泡劑生產商、和十大雙氧水生產商之一。
低潮來港招股
集團在2011年尾來港上市,發行價為2.7元,集資淨額達4.5億元。招股之時正值股市低潮,公開認購部份只有25%獲認購!掛牌當日雖然力保發行價不失,之後卻受市況影響,股價持續回落,現價1.71元,累積下跌了37%。
上市之後幾個月,集團公佈了2011年業績,營業額15.3億元人民幣,增加26%,純利2.68億元,增加59%,每股盈利49.3分,派末期息6.23港仙。年度純利比招股時預測之2.6億元略多。
半年業績未有走樣
去年8月又公佈了2012年上半年業績,營業額8.6億元人民幣,增加20%,純利1.52億元,增加15%,每股盈利19分,減少35%,不派中期息。
營業額增加,主要是漂白消毒化學品及發泡劑的銷售額增加,集團之5000噸發泡劑生產設施於2011年9月投產,又加大研發及生產超細、複配型發泡劑的力度。此外,於2012 年2月完成對現有工廠電解槽的技術改造,增加氯酸鈉年產能1萬噸,均有利業務提升。至於產品價格,雙氧水、發泡劑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小幅下跌,氯酸鈉受益於出口提價的正面影響價格微幅上漲。整體毛利率微降至31.4%。
於6月底,集團之付息銀行貸款為4.5億元,上市集資之後,現金上升至10.3億元(現時市值13.9億港元),足以應付營運所需及籌建新工廠。
集團計劃在2012年下半年完成現有工廠的多項技改項目,預計資本性投入約4.9億元,以擴大產能和技術升級,降低生產成本。
估值吸引
上日股價跌至1.71元,以往績計,市盈率2.8倍,息率3.6%;假設2012年下半年盈利比上半年增加5%,全年純利將達3.1億元,每股盈利39分,或48港仙,預測市盈率3.6倍,應是理想的低吸對象。風險是集團上市歷史較短,大股東及管理層的作風有待觀察。
溫馨提示
筆者持有上述股票,惟亦可能隨時沽售,不會事前發出知會。各位跟進前務必自行作出研究,亦宜按個人需要訂出止蝕策略。
(本文同時刊登於 Quamnet )
錦興國際(2307)持續增長無難度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2/12/2307.html
發表時間:2014年12月5日 | 評論 (0)
| 全文
錦興國際(2307)於04年上市,現時的業務是製銷針織布料和色紗,亦有製造成衣。上市幾年以來,年度純利在1億元水平上落,8年中有7年派息,派息比率大致在25%水平。近年紡織股少人問津,集團股價亦相當低迷。
2011年集團營業額40.7億元,增加24%,純利1.15億元,增加19%,每股盈利13.2仙,派末期息3.3仙。
2012年上半年,營業額20.3億元,增加6%,毛利3.6億元,增加9%,純利6978萬元,減少27%,每股盈利8仙,不派中期息。如扣除2011年出售一個採礦項目之部份權益之利潤1320萬元,本期純利減幅為13%。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之17.3%上升至本期之17.8%。
歐美經濟惡化,惟集團努力開拓新興市場,包括俄羅斯及南非,令業績保持平穩。2011年首季,棉紗價格創出每磅2.4美元之歷史高位,集團早於2010年鎖定原料價格,故取得理想利潤;反觀今年,棉紗價格跌至0.8美元水平,令客戶下單時相當審慎,因而影響集團表現。期內最大市場是新加坡、香港及南韓,營業額佔總額之70%,其餘市場包括國內及臺灣等。
於半年結日,集團之銀行及其他借貸總額達14.1億元,淨債務資產負債比率(淨債務除以總資本與淨債務之和)近50%,屬於不低,而持有現金減少至3.85億元,料可應付營運所需。
展望未來,集團現正開發增值產品,另外,於廣東恩平新建之布料印花廠計劃於2012年底進行試產,新增設的業務範疇預料將於2013年帶來貢獻。
集團在28/12之股價跌至0.57元,以2011年數據計,往績市盈率只是4.3倍,息率則達5.8%。2012年上半年之純利6978萬元,為2011年全年之61%,估計2012年全年要取得增長並不困難,中長線而言,有新印花廠之業務貢獻,以及美國經濟復甦,集團股價有上升空間,現時可以小註買入持有。
溫馨提示
筆者已持有上述股票,惟亦可能隨時沽售,不會事前發出知會。各位跟進前務必自行作出研究,亦宜按個人需要訂出止蝕策略。
「冰凍之倉」在瑪雅末日前自行了斷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2/12/blog-post_20.html
恆指在本月上旬升穿11月初創出的高位22149之後,屢創新高,今日反覆再升,以22659收市,是為今年最高收市水平。筆者克服「畏高癥」之後,近日為自家投資組合增添了多隻工業股,當中大部份已撰文推介,部份亦收進「冰凍之倉」內。
談到「冰凍之倉」,今年至今回升16.9%,跑輸予恆指之22.9%,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刮起民企風暴,拖累二三線股大跌,以細價股為買賣對象的「冰凍之倉」自然亦首當其衝。另一方面,筆者未能洞悉地產股及內房股從低位回升,因而未能藉機收復失地。
不過,由於「冰凍之倉」於2011年的負回報不及恆指的大,故開倉近2年的「成績」仍勉強跑贏恆指3個百分點!
對於如此一般的成績,筆者感到慚愧,決定未來會將之「收起」,今日就算是「冰凍之倉」的終結篇吧。實際操作上,組合內股票將會「融入」筆者的個人組合之中,所以未來如果沽貨的話,亦會儘快發出聲明。組合中持倉最重的華南城(1668),筆者未有沽售,因為仍然憧憬集團在短期內可以進出新樓盤上市,屆時便有希望刺激股價大幅回升。
最後,筆者打算拖「行家」「落水」,就是發佈今年由「爽報」幾個專家經營的模擬股票組合的成績。其實,筆者與各位一樣,好有興趣知道人家的持貨,所以當收到「爽報」時,都會看看這個專欄:
6個組合成績
沙膽虹 +27%
何車 +6.7%
股榮 -7.3%
王貽興 -9.5%
孫柏文 -34.9%
點解說6個專家,而成績表只有5份?好像是一旦虧損40%就會自動出局。
至於「冰凍之倉」,現時持股如下:
比較
|
組合
|
年度
|
恆指
|
年度
|
冰凍之手
|
金額
|
|
(千元)
|
升跌
|
|
升跌
|
股票市值
|
927,380
|
11-Jan-11
|
1,000
|
|
23,606
|
|
應收股息
|
580
|
31-Dec-11
|
853
|
-14.7%
|
18,434
|
-21.9%
|
現金
|
69,316
|
現在
|
997
|
16.9%
|
22,659
|
22.9%
|
組合總值
|
997,276
|
開倉至今
|
|
-0.3%
|
|
-4.0%
|
||
持股
|
買入
|
數量
|
總金額
|
市價
|
股價升跌
|
市值
|
華南城(1668)
|
-1.20
|
50,000
|
-60,126
|
1.18
|
-2%
|
59,000
|
華南城(1668)
|
-1.20
|
60,000
|
-72,152
|
1.18
|
-2%
|
70,800
|
華南城(1668)
|
-1.22
|
60,000
|
-73,354
|
1.18
|
-3%
|
70,800
|
華南城(1668)
|
-1.25
|
60,000
|
-75,158
|
1.18
|
-6%
|
70,800
|
華南城(1668)
|
-1.12
|
72,000
|
-80,790
|
1.18
|
5%
|
84,960
|
新澤(095)
|
-0.33
|
120,000
|
-39,683
|
0.300
|
-9%
|
36,000
|
有利(406)
|
-1.08
|
60,000
|
-64,937
|
1.49
|
38%
|
89,400
|
新傳媒(708)
|
-0.25
|
110,000
|
-27,558
|
0.255
|
2%
|
28,050
|
成渝(107)
|
-2.53
|
40,000
|
-101,413
|
2.87
|
13%
|
114,800
|
瑞年(2010)
|
-2.99
|
20,000
|
-59,800
|
2.86
|
-4%
|
57,200
|
匹克(1968)
|
-1.44
|
43,000
|
-62,084
|
1.49
|
3%
|
64,070
|
泰豐(873)
|
-3.36
|
30,000
|
-101,012
|
2.12
|
-37%
|
63,600
|
宏橋(1378)
|
-5.69
|
10,000
|
-57,064
|
3.85
|
-32%
|
38,500
|
旭光(067)
|
-1.61
|
20,000
|
-32,364
|
1.72
|
7%
|
34,400
|
莊勝(758)
|
-0.55
|
100,000
|
-55,116
|
0.450
|
-18%
|
45,000
|
-962,612
|
927,380
|
|||||
應收股息
|
||||||
有利(406)
|
int div
|
60,000
|
每股
|
0.01
|
本股票組合於2011年1月11日起運作,本金100萬港元。選股以基本因素為主,亦有加入投機元素。由於對象較冷,網友在充分了解之前,不宜跟進。
比亞迪電子(285)可能已經見底
來源: http://icyhand.blogspot.hk/2012/12/285.html
發表時間:2014年12月5日 | 評論 (0)
| 全文
比亞迪電子(285)於2007年底由母公司比亞迪(1211)分拆上市,每股上市價高達10.75元,比今日收市價1.91元高出4.6倍!根據資料,當年發售新、舊股合共6.22億股,涉及近67億元,當中集團從市場集資部份為41.8億元,與現時市值42億元差不多。
集團的業務是製銷手機部件(包括手機外殼和鍵盤)和配備有機械零件如手機外殼、麥克風、連接器和其它元件的手機模組,以及提供手機整機設計及包含高水準組裝和印刷線路板(PCB)組裝在內的組裝服務,又提供其它電子產品部件及組裝服務。上市之後幾年業績理想,2010年純利增至10.4億元人民幣,可惜2011年純利大幅下跌至6.03億元,當中一大原因是最大客戶諾基亞的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。
2012年上半年,營業額減少9%至70.2億元人民幣,毛利減少22%至6.3億元,純利減少22%至2.61億元,每股盈利12分,不派中期息,去年亦無派。
持有現金逾26億元
營業額減少,原因是客戶之銷售下降,整體毛利率下降1.4個百分點至9%,主要是市場競爭激烈,以及營運成本上升。集團於期內成功引進新興智能手機廠商及筆記型電腦的新客戶,惟新訂單暫未能抵銷原來客戶的貢獻。於半年結日,集團並無銀行負債,持有現金達26.4億元,屬於穩健。
大客戶推出新系列手機
筆者認為,集團本期營業額與盈利雖然仍然下跌,大致情況比去年下半年差不了很多(2011年下半年之營業額為81.2億元,純利2.68億元),展望中、美經濟見底回升,及諾基亞公佈將與中移動(941)聯合推出新款Lumia 手機,集團未來業績可以審慎看好。
估值吸引
今日股價1.91元,往績市盈率5.7倍,息率3.4%,加上集團坐擁巨額現金,應是理想的低吸對象。
溫馨提示
筆者持有上述股票,惟亦可能隨時沽售,不會事前發出知會。各位跟進前務必自行作出研究,亦宜按個人需要訂出止蝕策略。
(本交同時在Quamnet刊登)